5月26~29日利好优配,芬兰举行“巴纳 25”联合演习。
正在降落的荷兰空军F-35A战斗机。
这是一项由芬兰空军组织的大型训练演习,重点在于检验分散空中作战能力。荷兰空军首次派出F-35A“闪电II”隐形战斗机参加此次演习,一同参加演习的还有芬兰F/A-18C/D“大黄蜂”战斗机、霍克Mk.51和Mk.66教练机,以及一架里尔-35公务机。演习在4号国道蒂卡科斯基附近一段经过特别改造的高速公路上进行,该路段可以被改建成临时跑道,用于起降战斗机。
本文为“军队鉴定(Army Recognition)”网站发布的介绍文章,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
触地后快速爬升的F-35A。
对于荷兰空军飞行员来说,“巴纳 25”演习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在民用道路上练习起降的宝贵机会。该演习符合“敏捷作战部署(ACE)”原则,这个概念源自美国军方“动态部队部署”战略,旨在使美国空军能够在条件简陋且设施简陋的场地上作战。这样的概念可以让空军保持作战效能,同时提高在面对弹道导弹、无人机、饱和打击等威胁时的生存能力。通过增加潜在或临时部署地点,空军力求让对手的攻击目标更加复杂化,并确保作战的连续性。
从现场照片来看利好优配,至少有两架F-35A参加了此次演习。
F-35A“闪电II”战斗机尤其适合执行此类任务,该机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集低可探测性、网络化系统和多用途能力于一身。配备一台普惠F135-PW-100发动机,最高飞行速度1.6马赫,作战半径2200千米。固定武器为一门25mm机炮,可以配备AIM-9“响尾蛇”和AIM-120空空导弹、JDAM和SDB精确制导炸弹,以及AGM-88 HARM反辐射导弹。
F-35A座舱采用大尺寸显示屏。
F-35A配备了先进传感器,包括AN/APG-81有源相控阵雷达、分布式孔径系统(DAS)、电光瞄准系统(EOTS)和集成电子战套件。飞行员操作界面以头盔显示系统(HMDS)和全数字化航电设备为基础构建,即使在对抗环境中也能够实现协同作战。
荷兰空军F-35A战斗机。
参与演习的荷兰战斗机临时部署在芬兰空军皮尔卡拉基地,该基地位于高速公路着陆点西南约180千米处。着陆点,F-35A战斗机在芬兰军事观察员和北约代表的见证下完成了触地复飞机动,即进近后立即起飞,无需完全降落。
芬兰F/A-18C/D战斗机通过拦阻钩成功着陆利好优配。
芬兰空军发布的照片显示,F/A-18C/D战斗机在着陆后使用拦阻钩进行减速。通常用于指挥空运行动的里尔-35也参加了此次飞行,反映出所有类型的飞机都需要在常规空军基地以外的地点执行任务。
2024年美国空军F-35A战斗机在芬兰公路上降落。
长期以来,芬兰一直将此类作战行动纳入到国防规划。在北约内部,巴纳演习被称为“迫在眉睫的战场(Imminent Field)”,每年举行一次。2024年,美国空军第495战斗机中队的F-35A战斗机降落在拉努阿的霍西奥公路上,这是执行作战任务的美国战斗机首次降落在芬兰公路上。2023年,挪威空军F-35A战斗机也参加了这个年度演习。2025年荷兰空军参加该演习标志着欧洲空中支援演习(ACE)的进一步扩展。
同一天降落在公路上的霍克Mk.51教练机。
冷战时期发展起来的高速公路军事用途,因为俄乌武装冲突而重新变得重要起来。俄罗斯发射远程精确制导弹药。对远离远离前线的乌克兰空军基地进行打击,凸显了分散部署空中力量的必要性。现在,一些欧洲国家已经将公路作为临时机场的方式纳入训练计划。
降落在公路上的霍克Mk.66教练机。
2024年瑞士“阿尔法1号”演习中,F/A-18“大黄蜂”战斗机在A1高速公路进行了起降演习。法国“飞马25”演习中,则在欧洲多个地点快速部署“阵风”战斗机。近期,在意大利前沿机场上,英国和意大利空军进行了“台风”战斗机“热车加油”训练。
正在降落的里尔-35公务机。
由于芬兰靠近俄罗斯边境,仍然是一个战略考量因素,所以道路基础设施兼顾军事需要已经成为惯例。“巴纳”演习定期向公众开放,体现了吸引更多平民参与的努力。5月29日,数百名观众聚集在高速公路沿线观看此次演习。对于荷兰空军来说,这是一次评估F-35A在临时跑道上完成起降动作的机会。同时,芬兰也可以在接收F-35A之前,观察这种第五代战斗机的作战程序。
完成降落的芬兰空军F/A-18D战斗机,可以看到公路上的拦阻索,路边的标牌也可以放倒。
“巴纳 25”联合演习反映了欧洲空军为应对新出现的冲突前景而调整部署态势的解决方案。随着传统空军基地日益脆弱,使用公路和二级机场等替代部署方案正在日益受到青睐。通过联合演习、协同行动和吸取经验,这些演习展现了在北约东北部地区,欧洲空军作战理论的逐步转变。
红腾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