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五年,明宪宗下令罢免了远在湖广澧州的华阳王朱申鍷的爵位,并特别通知成都的蜀王知晓此事。成都与澧州之间相隔千里,湖广的郡王被废为何要通知四川的蜀王呢?原因就在于这位华阳王虽然常住湖广,却是蜀王一系的郡王。既然属于蜀王一脉速盈配资,华阳王为何会选择居住在澧州?这一切的根源要追溯到他的父亲,第一代华阳王朱悦燿的种种不当行为,最终导致整个家族被迫离开四川。
朱悦燿,华阳王的开创者,本是蜀王朱椿的次子,永乐二年即被封为华阳王。起初,他还算是一个安分守己的王子,但随着永乐七年蜀王世子朱悦熑的去世,朱悦燿心生野心,企图争夺蜀王的位子。尽管朱悦熑早逝,但其有三子,这意味着朱悦燿无缘继位。然而,野心一旦产生便难以扑灭,朱悦燿开始策划夺位,甚至开始攻击并诬陷自己的侄子朱友堉,试图排除他成为继承人。
然而,朱悦燿的手段过于拙劣,最终引发了朱椿的愤怒。在一番斗争后,朱悦燿惨败,失去了任何继位的机会。后来,随着蜀王朱椿的去世,朱悦燿再次发动了夺位的战斗,但依旧失败。此时,明仁宗对此事产生了强烈反感。毕竟,仁宗长年受弟弟排挤,他最痛恨这种争夺行为。结果,朱悦燿被流放出四川,最终被安置在武冈,之后又被迁至澧州,从此与成都的联系断绝。
展开剩余81%朱悦燿去世后,他的儿子朱友堚继承了王位。可不幸的是,朱友堚失去了本应属于他的蜀王之位。按理来说,朱悦燿一脉的朱友堚本应继位,但由于父亲当年极端的行为,蜀王之位最终落到了他的叔叔手中。朱友堚对此感到无比愤怒,多次向皇帝上奏,想要恢复自己的继承权,然而因为父亲过去所为,仁宗已经作出了决定,朱友堚彻底失去了机会。
当朱友堚得知此事后速盈配资,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五叔在成都享受荣华富贵,而自己却在澧州孤单度日,他内心充满了怨气,感到一切都不公平。此时,辽王为了挑衅,特意派人进入华阳王父亲的陵园砍伐树木,这让朱友堚的内心遭受了沉重打击,他的怒火无处发泄。无奈之下,他开始将怨气撒向自己的弟弟朱友壁。
朱友壁,本为镇国将军,地位低于华阳王,但两人一直相安无事。然而,朱友堚失去理智,开始对弟弟进行各种刁难和欺负。朱友壁虽无力反抗,但也不是完全任由哥哥压迫的人。在一次争执后,朱友壁决定忍无可忍,他逃出了澧州,来到京城向皇帝告状。
朱友壁列举了许多大哥的罪行,指控华阳王夜不归府、奢华作风、甚至和王妃娘家关系不正,此外还揭发了华阳王府中的诸多不法行为。这些指控中的许多罪名轻则被废,重则可能面临严厉惩罚。朱友壁情急之下请求皇帝为他换个地方安置,因为他实在无法再忍受在澧州的日子。
当时的皇帝景泰帝,本来因为哥哥被俘而继位,根基不稳。经过调查,朱友壁所言属实,但景泰帝并没有选择惩罚朱友堚,只是对从犯进行了轻微处理,而对于朱友壁的请求,他也未予以同意,事件就这样不了了之。尽管朱友堚没有受到惩罚,但因身边失去了亲信,他的内心更加痛恨朱友壁,而朱友壁则害怕大哥的报复,双方的仇恨加深。
景泰八年,明朝爆发了夺门之变,明英宗复位。朱友堚认为机会终于来临,他上奏称弟弟朱友壁图谋不轨,甚至准备毒死自己,试图借此机会获得皇帝的支持。然而,英宗听后大为震怒,倒不是愤怒于朱友壁,而是愤怒于朱友堚的自私与心机。最终,英宗对朱友堚进行了严厉的训斥,事件不了了之。
然而,朱友堚并未放弃,他再次上奏称朱友壁不遵守礼法,未按规定前去亲王处行礼,表示他对皇帝不敬。朱友壁则反驳称朱友堚同样不守礼法,曾请来一位和尚参禅,甚至派宫人服侍,严重损害了皇家形象。两人争斗不断,朝廷对此感到无奈。最终,景泰帝发布圣旨严令两人停止内斗,要求两人自我反省,否则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然而,朱友堚与朱友壁的冲突并未结束。两人长时间处于对立状态,直到朱友堚去世。朱友堚的长子朱申鍷继承了华阳王的王位,而次子朱申?则被封为镇国将军。两兄弟自小目睹了父亲与叔叔之间的冲突,未曾想这些家庭暴力的种子在他们之间得到了延续。刚刚失去父亲的朱申鍷与朱申?便开始了新的争斗,甚至在父亲的灵堂上发生了冲突。两人不仅争斗不止,还拒绝抚养母亲,此举迅速引起了朝廷的关注。
面对这种情况,明宪宗大发雷霆,看到他们的争斗与父亲和叔叔之间的恩怨如出一辙,决定采取严厉措施,直接下令废除华阳王朱申鍷和镇国将军朱申?的爵位,令他们“戴民巾闲住”,这是一个看似宽容的处罚,给他们留下了复职的余地。但这对兄弟显然没有领会到皇帝的好意,反而继续争斗,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不久之后,朱申鍷与朱申?再次起了冲突。他们认为澧州这座小城无法容纳他们的雄心壮志,于是他们决定赴京告御状。这个举动令明宪宗大为震惊,他担心如果这对兄弟继续这样闹下去,宗室之间的纠纷将无法收场。因此,他下令加强对兄弟俩的监视,严禁他们离开澧州。为防止类似事件蔓延,宪宗还发布了一道圣旨,明确禁止宗室成员私自赴京上奏。
然而,朱申?决心不顾一切,他不顾禁令径直前往京城。朱申鍷及时得知弟弟的行踪,迅速举报给朝廷。明宪宗立刻下令逮捕朱申?并押回澧州,最终证实他所提出的指控完全是捏造的。此举使得朱申?彻底失去了复职的希望。
然而,朱申鍷的权势并没有持续多久,他的所作所为引发了朝廷的强烈反感,最终被明宪宗训斥。尽管他一直未能恢复华阳王的爵位,直到他去世。由于他并非被废除的郡王,经过其母亲的努力,华阳王的王位最终由朱申鍷的儿子朱宾泟继承,才终于结束了华阳王家族长达数代的内部纷争,彻底抛弃了那个不和谐的家风。
发布于:天津市红腾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