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饮食变化可能有利于抑郁症状的改善或恶化。鸡蛋是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ω-3脂肪酸等生物活性成分的重要来源。据报道千红网,这些营养素有益于情绪和心理健康。
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一项大型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数据,调查了中国老年人鸡蛋摄入量与抑郁症状风险的纵向关联。
方法
分析了来自“浙江老龄化与健康队列研究”的数据,该研究包含8289名参与者。使用患者健康问卷-9(PHQ-9)在基线和三次随访(2015年、2016年和2019-2020年)评估抑郁症状。使用PHQ-9分界值≥5分来定义抑郁症状。排除了基线时存在抑郁症状的参与者。
通过基线问卷的饮食习惯部分评估鸡蛋摄入量。自我报告的鸡蛋摄入量以每周食用鸡蛋个数衡量,并分为三类。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的对数二项回归模型来评估鸡蛋摄入与抑郁症状的关联,并估计相对风险(RRs)。
结果
纳入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68.6岁。经过6年随访,1385名(16.7%)参与者在至少一次随访中被PHQ-9判定存在抑郁症状。抑郁症状风险与性别、民族、婚姻状况和家庭收入等一般特征显著相关。此外,在发生抑郁症状的不同类别之间,、糖尿病、冠心病(CHD)、吸烟、饮酒、锻炼以及饮食摄入(蔬菜、水果、红肉和鱼类)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然而,抑郁症状风险与教育水平、BMI和饮茶无关。
与从不食用或每周食用不足1次鸡蛋的参与者相比:
每周食用1-2个鸡蛋(<3个/周)的参与者抑郁症状风险降低30%(RR = 0.70, 95%CI 0.62–0.80)。
每周食用≥3个鸡蛋的参与者抑郁症状风险降低38%(RR = 0.62千红网, 95%CI 0.54–0.71)。
确认存在线性关联(趋势P值 < 0.01),每周多摄入一个鸡蛋与抑郁症状风险降低4%相关。
敏感性分析结果与主要分析结果一致。
为了确定其他食物摄入频率可能造成的效应修饰,进行了分层分析,结果显示:
在鱼类摄入少于每周3天的亚组中,每周食用1-2个鸡蛋(<3个/周)与抑郁症状风险无显著关联。
此外,在蔬菜、水果和红肉摄入量的不同亚组之间,关联没有明显差异。
在这项队列研究中,我们发现鸡蛋摄入与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风险降低存在前瞻性关联。值得注意的是,每周多摄入一个鸡蛋与抑郁症状风险降低4%相关。敏感性分析表明结果是稳健的。在鱼类摄入少于每周3天的亚组中,每周食用1-2个鸡蛋(<3个/周)与抑郁症状风险无显著关联。
鸡蛋摄入可能通过其生物活性成分影响抑郁风险。鸡蛋含有最高营养质量的蛋白质,提供所有必需氨基酸,其含量最能满足人体需求。鸡蛋中的必需氨基酸色氨酸(Tryptophan)可以通过影响血清素(5-HT)的产生发挥抗抑郁作用 ,血清素是一种可以改善情绪和放松感的神经递质 。
蛋黄是少数天然含有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之一。维生素D似乎能调节多个神经递质系统,包括那些参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系统。维生素B2和维生素B12在一碳代谢中发挥作用,而一碳代谢又在情绪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鸡蛋天然富含镁(Mg)。研究表明,低镁状态与炎症和氧化应激增加有关 ,而这些过程与抑郁症相关。
鸡蛋是ω-3脂肪酸的可食用来源。ω-3脂肪酸的抗抑郁作用包括减少炎症、影响5-HT和多巴胺、影响蛋白激酶C(PKC)、调节基因表达等。此外,据报道鸡蛋摄入对认知功能有益,而认知功能障碍是抑郁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
在鱼类摄入频率较低的参与者中,较低的鸡蛋摄入与抑郁症状的关联变得不显著,其原因尚不清楚。鱼类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以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如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物质对抑郁症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假设,摄入鱼类扮演着重要角色,当鱼类摄入不足时,鸡蛋摄入对抑郁症状风险的保护作用可能会减弱。
参考文献
Li, F., Li, X., Gu, X. et al.Egg consumption reduces the risk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the elderly: findings from a 6-year cohort study. BMC Psychiatry23, 44 (2023). https://doi.org/10.1186/s12888-023-04540-2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投稿请联系:dahuajingshen@126.com
红腾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